顯示包含「JR Osaka」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JR Osaka」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15年3月4日星期三

Japan Trip 2013 - 遊走大都會之間 Osaka (大阪)新舊融合的魅力 遊走於四天王寺(Shitenno-ji)、天王寺公園、新世界(Shin-Seki)通天閣(Tsuten-kaku)及梅田スカイビル(Umeda Sky Building) Part 4









Japan Trip 2013 - 遊走大都會之間 Osaka (大阪)新舊融合的魅力  遊走於四天王寺(Shitenno-ji)、天王寺公園、新世界(Shin-Seki)通天閣(Tsuten-kaku)及梅田スカイビル(Umeda Sky Building) Part 4


(註:請先欣賞早前upload< Japan Trip 2013 - 遊走大都會之間 Osaka (大阪)新舊融合的魅力  遊走於四天王寺(Shitenno-ji)、天王寺公園、新世界(Shin-Seki)通天閣(Tsuten-kaku)及梅田スカイビル(Umeda Sky Building) Part 3> @ http://rickiekwong.blogspot.com/2015/03/japan-trip-2013-osaka-shitenno-jishin.html)

承接前blog,繼續回歸可愛日本(Japan) ,介紹Japan Trip 2013 (http://rickiekwong.blogspot.hk/2014/08/n-america-japan-trip-2013-reunion.html) 裡初訪大阪(Osaka) 之一站。我認為,大阪的魅力,不只在於她的美食與精品,更在於這座日本戰國時代中被稱為天下の台所 之大都會裡極容易找到新舊融合的氣息。 現代與傳統的完美揉合,正是日本大魅力之所在! 因此,此blog介紹的大阪一日遊,正是以新舊融合為主題: 一朝早先乘大阪地鉄到達位於谷町線 (Tanimachi Line) 上的四天王寺前夕陽丘駅(Shitennoji-mae Yuhigaoka) 然後步行前往四天王寺(Shitenno-ji) 然後,從四天王寺的南門離開徒步前往天王寺公園再向西進發直達新世界(Shin-Seki) 區域並登上通天閣(Tsuten-kaku) 然後,晚上再造訪燈火通明的大阪駅(JR Osaka) 最後徒步到梅田スカイビル(Umeda Sky Building) 欣賞大阪市的夜景。 無疑,這是一日Long Day但非常滿足! 我於下午登上新世界(Shin-Seki)通天閣(Tsuten-kaku) 欣賞過白天時份的大阪市景,然後見時間許可先到心斎橋(Shinsaibashi) 的壽司老店享用壽司晚餐,再折返大阪駅(JR Osaka)




大阪駅(JR Osaka), 大阪 (Osaka)

若你有到訪過大阪駅(JR Osaka) 相信肯定同意這車站是incredibly large,極易迷路其中!遊歷大阪期間雖然多次進出大阪駅但只限於火車站大堂,預售火車票的大廳及從火車站大堂到櫻橋口(Sakura-dori)出口一帶,屬於大阪駅南向的一角。 當晚,我穿過火車站大堂的北向出口準備徒步前往距離大阪駅不遠的梅田スカイビル(Umeda Sky Building) 之際,方發現大阪駅北向入口處有個寬闊的圓形廣場,而大阪駅北向的外貌也較南向要新潮型格許多! 但最令我impressed的是那個圓形廣場 - 廣場地面上整齊排著一列列的藍白色小燈,從車站入口樓梯處下望小燈全部柔和亮起的廣場令人聯想到星光閃耀的北國夜空,非常美麗浪漫! 相信,晚上的大阪駅北向廣場是一個很好的談情地點!



大阪駅北向圓形廣場, 大阪駅(JR Osaka), 大阪 (Osaka)


我本以為大阪駅不過是過場如像天王寺公園,但的確有驚喜,拍照漫遊良久才肯離開。 由於梅田スカイビル空中庭園展望台(Umeda Sky Building Floating Garden)開放時間只到晚上十時半 (last admission: 10:00pm),所以只好先行離開。 大阪駅徒步到梅田スカイビル (註:スカイ = sky; ビル = 大廈) 不過10分鐘左右,整個區域似是新發展的商業區,感覺非常現代。梅田スカイビル空中庭園展望台(Umeda Sky Building Floating Garden) 其實就是大廈的天台,位於40層樓170m之高,比下午遊覽過離地90m新世界(Shin-Seki)通天閣(Tsuten-kaku) 展望台要高上接近一倍,極目眺望之下視野更加廣闊。 其時已經接近中秋,一輪明月掛在北國秋風輕吹的晚空之上映照燈火璀璨繁華的大地;我雖較喜歡天然壯麗的大自然風景多於塵俗堆砌出來的人間煙火,但眼前的景色的確又是一片好風光! 這一天的大阪的確是一個long day,但同一天內竟能遊走於大阪新舊之間見識她先進與傳統的融合,又能同一天於日照與月掛的不同時間下登高鳥瞰這個大都會,的確令我非常滿足!


梅田スカイビル (Umeda Sky Building), 大阪 (Osaka)




圓月令我猛然想起這些年來原來許多個中秋節也大多孤身在外遊歷,沒有在家渡過了! 想到這裡,心中不禁泛起一絲歉意及思念! 話雖如此,秋天的確是出遊的好季節,而我也非常鍾愛旅遊;我沒有後悔,即使時間倒流也會選擇如此! 我只能感恩一直能隨一己之心作出如此選擇之外,更感激身邊的妻子親人好友上司對我一直的包容與支持! 一年之後,我遠遊My New World的墨西哥(Mexico) (http://rickiekwong.blogspot.hk/2014/05/mexico-trip-2014-my-new-worldmexico.html),為了遷就當地的好天氣故選擇了在4月出發,那2014年的中秋節終於能在家中渡過。 今年,2015年的中秋節也因家庭事(to be announced in due course)極有可能都會留在家中。 執筆至此,想到這裡,難免有點感慨


大阪夜景 @ 梅田スカイビル空中庭園展望台(Umeda Sky Building Floating Garden)大阪 (Osaka)




我在空中庭園來來回回欣賞美麗夜景;大阪之前,我已經登上過東京(Tokyo)Tokyo SkyTree (東京晴空塔/東京ス力イツり一) (http://rickiekwong.blogspot.hk/2014/07/japan-trip-2013-tokyo-skytree.html) ,總覺得它最大的賣點也是最大的缺點,我認為晴空塔不是很高而是太高 晴空塔裡,不論是從350m高的Tembo Deck(天望デッキ) 450m高的Tembo Galleria(天望回廊) 裡回望東京大地,所有的建築景緻都已縮小成為數不清的小燈火,因而看不清、認不真,反而不美! 反而,梅田スカイビル空中庭園的高度已經足夠了! 如此,我更能體會,站得高雖然看得遠,但站得過高 雖或許有通盤之視野但難免會將眼前的一切過分縮小,那好的壞的、容易的難過的,要感恩的厭惡的也就一一忽略了! 你站於東京晴空塔幾百米高空上以為能看到整個東京,但其實這個東京是沒有details,也沒有漫遊與尋覓的過程,如像只得到此一遊的結果僅此而已! 過程結果 令我又聯想去多年前從北アルプス (North Japan Alps) 室堂(Muroda)登山Hostel らいちょう温泉「雷鳥荘」(http://rickiekwong.blogspot.hk/2011/05/japan-trip-2009-part-2.html)到九州(Kyushu)褔岡福岡城(Fukuoka-jo)遺址中一直到現在也不斷反思的一句大自然時序之美,不在於結果而在於過程 可惜,性格所致,處事往往拿得起但放不低 ,對於這句智慧仍然只可意會但未能心領! 或許,我的人生經驗如同我探索世界之路一樣,仍然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







Having said that一本通書當然不能睇到老 梅田スカイビル空中庭園展望台(Umeda Sky Building Floating Garden)的大阪夜景與新世界通天閣展望台上的大阪日景竟有守尾呼應的出奇效果,而作為4天大阪之旅歷經尋找日本最矮山天保山(Tempozan)( http://rickiekwong.blogspot.hk/2014/09/japan-trip-2013-osakatempozandiakanrans.html) Osaka 10Km Run (http://rickiekwong.blogspot.hk/2014/12/japan-trip-2013-osaka-10km-run-nakano.html) 及大阪新舊融合之旅等等算是對大阪有點認識後來趟大阪夜景overview,又的確是有神來之筆的圓滿之感! 我在空中庭園室內的酒吧一邊享受著清涼的啤酒一邊記下遊記,心知道這是第一趟遊歷大阪但絕對不是最後一趟,然後帶著微笑與滿足翌日離開大阪北上探遊新鮮又期待的城崎溫泉(Kinosaki Onsen) (http://rickiekwong.blogspot.hk/2014/02/south-japan-alps-kinosaki-onsen.html),開展壯闊又多變的Japan Trip 2013中另一站精彩又輕鬆歡渝的旅程!

(全文完)








日本美少女 x Rickie @ 城崎溫泉(Kinosaki Onsen), 日本(Japan)

2015年3月2日星期一

Japan Trip 2013 - 遊走大都會之間 Osaka (大阪)新舊融合的魅力 遊走於四天王寺(Shitenno-ji)、天王寺公園、新世界(Shin-Seki)通天閣(Tsuten-kaku)及梅田スカイビル(Umeda Sky Building) Part 3








Japan Trip 2013 - 遊走大都會之間 Osaka (大阪)新舊融合的魅力  遊走於四天王寺(Shitenno-ji)、天王寺公園、新世界(Shin-Seki)通天閣(Tsuten-kaku)及梅田スカイビル(Umeda Sky Building) Part 3

(請欣賞早前upload<Japan Trip 2013 - 遊走大都會之間 Osaka (大阪)新舊融合的魅力  遊走於四天王寺(Shitenno-ji)、天王寺公園、新世界(Shin-Seki)通天閣(Tsuten-kaku)及梅田スカイビル(Umeda Sky Building) Part 2> @ http://rickiekwong.blogspot.hk/2015/02/japan-trip-2013-osaka-shitenno-jishin_23.html)

承接前blog,繼續回歸可愛日本(Japan) ,介紹Japan Trip 2013 (http://rickiekwong.blogspot.hk/2014/08/n-america-japan-trip-2013-reunion.html) 裡初訪大阪(Osaka) 之一站。我認為,大阪的魅力,不只在於她的美食與精品,更在於這座日本戰國時代中被稱為天下の台所 之大都會裡極容易找到新舊融合的氣息。 現代與傳統的完美揉合,正是日本大魅力之所在! 因此,此blog介紹的大阪一日遊,正是以新舊融合為主題: 一朝早先乘大阪地鉄到達位於谷町線 (Tanimachi Line) 上的四天王寺前夕陽丘駅(Shitennoji-mae Yuhigaoka) 然後步行前往四天王寺(Shitenno-ji) 然後,從四天王寺的南門離開徒步前往天王寺公園再向西進發直達新世界(Shin-Seki) 區域並登上通天閣(Tsuten-kaku) 然後,晚上再造訪燈火通明的大阪駅(JR Osaka) 最後徒步到梅田スカイビル(Umeda Sky Building) 欣賞大阪市的夜景。 話說,我途經天王寺公園,探遊河底池時竟又意外發現茶臼山古蹟,正是大坂夏之陣(大坂夏の陣) 裡其中一個有名的古戰場。 然而,滄海桑田,現在的茶臼山只是一個幽靜翠綠的小山丘罷!



茶臼山古蹟, 天王寺公園, 大阪 (Osaka)

Rickie @ 天王寺公園, 大阪 (Osaka)

我離開茶臼山古蹟後向著通天閣(Tsuten-kaku)的方向繼續旅程,未幾即到達通天閣所處的新世界(Shin-Seki)區域。通天閣所處的新世界區域,是1903年大阪舉辦世界博覽會的地方;根據Lonely Planet的介紹,新世界滿佈著關於占卜、迷信及超自然商品的商店,整個區域都散發出urban decline的氣息。我漫遊幾條以白色鐵塔通天閣為中心擴散開去的數條小街,倒不覺得urban decline頹廢之感,但新世界已成一個平淡的社區。 我於下午時分到達新世界區域,遊人不算多,而不知怎的小街兩旁的商店食肆也未營業居多,反而令我有點出奇!或許入黑後的新世界會熱鬧一點吧!





新世界(Shin-Seki)區域 & 通天閣(Tsuten-kaku), 大阪 (Osaka)

第一代的通天閣建於1912(為當時全日本最高的建築) 惟現在所見的是重建於戰後1956年的產物,鐵塔高度不高,與周邊兩、三層高的民居平房互相配襯下的確是有一種城市的復古味 ,與大阪駅(JR Osaka) 及其周遭的摩登的高樓大廈 (http://rickiekwong.blogspot.hk/2014/12/japan-trip-2013-osaka-10km-run-nakano.html)與新穎的梅田スカイビル(Umeda Sky Building) 所建構下來的現代大阪是有著顯著的不同,但我認為新舊大阪沒有抵觸,反而使她更多姿多釆! 相比起Tokyo SkyTree (東京晴空塔/東京ス力イツり一) (http://rickiekwong.blogspot.hk/2014/07/japan-trip-2013-tokyo-skytree.html)的前衛與高度,通天閣當然比不上,甚至相比起建於同時期1958年的Tokyo Tower (東京鐵塔/東京タワー) (http://rickiekwong.blogspot.hk/2011/05/japan-trip-2004-2009-tokyo-tower_12.html) 也感落後 或許正因如此,通天閣一反其道改玩復古路線,將入口大堂與二樓佈置得像日本戰前大正昭和時期(古早味) 外,還擺放著幾十年前風摩一時日本動畫筋肉人的巨型模型。 可惜,我不是筋肉人的fans,沒有太大感覺。



通天閣(Tsuten-kaku), 大阪 (Osaka)

 
Rickie @ 通天閣(Tsuten-kaku)觀景台大阪 (Osaka)

登上通天閣的觀景台,景觀開揚,其時天氣晴朗,藍天之下可遙望得很遠很遠! 我又發現,與以往通常是在黃昏或入黑時分登上觀景台相比,白天登高望景的感覺的確極不一樣 - 沒有感到黑夜的神秘與城市數不清霓虹燈管砌出人間煙火之浮華,反而感到秋日的溫暖與都會看不盡高樓所建構繁榮社會的平實 - 一幢幢聳立的高樓與平房正是提示著大阪的繁華並非一天能建成,而是經過許多人一天接一天的努力奮鬥才能成功! 又有別於Tokyo SkyTree設於雲端之上的展望台,通天閣的觀景台離地不到90m,以致整個都會的建築與許多地標仍能清楚的出現於眼前,不因觀景台的超高度而縮小成只變為一點點! 我回望大地,輕易的便能認出所經過的天王寺公園,甚至是河底湖與茶臼山;從高處宏觀,別有一番景色!







Billiken (比利肯) @ 通天閣(Tsuten-kaku)觀景台, 大阪 (Osaka)

觀景台裡也放置了十多樽稱為Billiken (比利肯)神像 ,當時其實不解,後來翻查資料,知道Billiken其實係於1908年由一位美國女美術教師聲稱於睡夢中受啟發而創作的福神 ,於1909(明治42) 傳入日本後竟然風摩全日本,被許多商家採立用作吉祥物。 1912(明治45) ,大阪新世界的月世界遊樂園開幕,安放了一樽用石膏製的比利肯神像,惟神像後來隨樂園結業而不知所踪。現在於通天閣觀景台上所見的Billiken “神像 2012100週年所鑄造的第三代Billiken “神像。我對於超自然之事不便評論過多,抱著信則有不信則無的態度見識過便好了,反而感有趣的就是以Billiken為主題的通天閣觀景台裡竟也能發現Hello Kitty的踪影;若你有緣有幸遊歷通天閣,不妨找出放在觀景台一旁的通天閣紀念幣販賣機扭個Hello Kitty限定發售的紀念幣還更有趣可愛!


Hello Kitty @ 通天閣(Tsuten-kaku)觀景台大阪 (Osaka)


第一代通天閣(1912) 及大阪新世界的月世界遊樂園模型 @ 通天閣(Tsuten-kaku), 大阪 (Osaka)




遊歷過通天閣後已近黃昏,但還得到當天最後一站梅田スカイビル(Umeda Sky Building) 欣賞大阪市的夜景。 這的確是一個long long day 9月中秋的大阪,日照時間仍然頗長,要待晚上7時過後才會完全入黑。 我見時間與Budget許可,又歷經艱辛凶險異常但同時又風光壯麗的アルプス縱走(South Japan Alps) (http://rickiekwong.blogspot.hk/2013/11/south-japan-alps-part-1-south-japan.html)之後一心在這天下の台所 食好住好,便乘地鐵先前往心斎橋(Shinsaibashi) 的壽司老店先享用壽司晚餐再前往大阪駅(JR Osaka) 兩盤美味的壽司未幾便被我一掃即空!






Sushi Dinner @心斎橋(Shinsaibashi), 大阪 (Osaka)

大阪駅(JR Osaka) 是一座龐然巨物,極易迷路其中。我初次踏足時,從火車站大堂竟也要花近半個小時才能找到通向下榻酒店Hearton Hotel Nishi-Umeda (ハ一卜ソホテル西梅田) 櫻橋口(Sakura-dori)出口。 今番夜訪,打算穿過大阪駅到達其北面然後再徒步前往梅田スカイビル(Umeda Sky Building) ,未料大阪駅北向原來別有洞天

(待續;請留意201534upload<Japan Trip 2013 - 遊走大都會之間 Osaka (大阪)新舊融合的魅力  遊走於四天王寺(Shitenno-ji)、天王寺公園、新世界(Shin-Seki)通天閣(Tsuten-kaku)及梅田スカイビル(Umeda Sky Building) Part 4> @ http://rickiekwong.blogspot.com/2015/03/japan-trip-2013-osaka-shitenno-jishin_4.html)






大阪駅(JR Osaka), 大阪 (Osa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