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30日星期一

Mexico Trip 2014 – My New World之南 Mexico Oaxaca Monte Alban (墨西哥瓦哈卡阿爾班山)遺址見聞分享 Part 1










Mexico Trip 2014 – My New World之南 Mexico Oaxaca Monte Alban (墨西哥瓦哈卡阿爾班山)遺址見聞分享 Part 1

非常感謝朋友、blog友早前(31 May 2014) 留意收聽我在香港電台第一台(RTHK Radio 1)< 旅遊樂園> (http://rickiekwong.blogspot.hk/2014/05/mexico-trip-2014-2014rthk-radio-1.html )分享20144月份於My New World Mexico (墨西哥)之遊歷。 節目時間珍貴有限,未能一一詳細分享介紹,尤幸仍能透過小blog<這些年來 In All Those Travelling Years>這個平台向大家詳細分享旅程,希望諸君喜歡小blog 再一次感謝主持Teric的邀請,也再一次祝福<旅遊樂園>三位主持人及各位後勤人員工作順利、身體健康,節目收聽率蒸蒸日上。 如果想節目重溫 ,可click入以下RTHK網址 @ http://programme.rthk.hk/channel/radio/programme.php?name=radio1/worlddiscovery&d=2014-05-31&p=1138&e=264700&m=episode , thanks




<旅遊樂園> 節目主持人Teric (張建浩) & 劉蓮 and Kitty & Rickie @ 香港電台第一台(RTHK Radio 1)<旅遊樂園> (31 May 2014)

我離開Mexico City (墨西哥城) 後便飛往南部的Oaxaca (瓦哈卡),主要目的是為了4Sierra Norte健行之旅。 抵步之後,發現Oaxaca的悠閑度假feel竟也有點像Peru Cusco (秘魯庫斯科) (http://rickiekwong.blogspot.hk/2011/07/peru-trip-2010-cuzco-saqsaywaman-sexy_3.html ),令我頓生不少好感。 <旅遊樂園>中提及過,Oaxaca的另外一個著名景點,就是薩波特克文明(Zapotecs) 的巨大城市遺址Monte Alban (阿爾班山) ,遊歷後也認為值得向大家推薦。於Oaxaca (瓦哈卡) downtown裡,不難發現有Monte Albanday tour,惟我認為可自行前往,自遊彈性更高!





正如我在RTHK 1 <旅遊樂園>中推介,Monte Alban (阿爾班山) 的感覺有點像縮細版但更raw更原始的Mexico City Teotihuacan (陶蒂華) ,而事實是Monte Alban的建築時期比Teotihuacan更早。又在節目中提及過,Mexico的歷史背景複雜,往往同一時期有兩、三個文明同期出現發展,廣為人知的古文明有瑪雅文明(Maya) 茲特文明(Aztec) ,但據我所知其實Mexico的古文明最有影響力的應有5個之多。 這些古文明之間有些是全無聯繫,但奇怪的是當中較後發展的4個古文明均受較早發展的奧爾梅克文明(Olemc) 之不同程度的影響,但最引人入勝的是史料對奧爾梅克文明(Olemc)記載極少,是如謎一樣的古文明。老實誰,我對Mexico歷史也不熟悉,不如在此收筆,無謂獻醜。 如有任何錯漏,還望見諒斧正!



Monte Alban (阿爾班山) 遺址正門入口, Oaxaca (瓦哈卡), Mexico (墨西哥)



Monte Alban (阿爾班山) Site Museum, Oaxaca (瓦哈卡), Mexico (墨西哥)

話說,抵步Oaxaca的翌日,一早便起床,從Oaxaca downtown北端下榻的Hostel Don Nino徒步到downtown南端位於MinaHotel Meson del Angel,正是開往Monte Alban shuttle bus的巴士站,徒步需時約25 mins 眼見耳聞,應該有2 - 3家提供前往Monte Alban shuttle bus service的公司,但似乎位於Hotel Meson del Angel大堂內的那間最可靠。 我順利跳上開往Monte Alban的新款客貨車,約半小時不到便抵達位於Oaxaca市郊一處山上的Monte Alban遺址之停車場。 順便一提:Monte Alban至少有兩個下車地點,而下車之地正是回程上車之地,所以要緊記。 Monte Alban遺址的正門而入,一開始便先參觀其小型簡潔但感現代化的博物館,當中擺設著遺址中發掘出來的文物。 博物館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只有西班牙文解釋,英文欠奉。






Rickie @ Monte Alban (阿爾班山) , Oaxaca (瓦哈卡), Mexico (墨西哥)

參觀過博物館後便立即步行到遺址,我選擇了Platforma Norte西面的大路而入,所以未能一眼看到Monte Alban全景,但平添了一份期待。 遺址是座落於一處黃土之上,其時正值旱季之末雨水更少令土地顯得更加乾燥。 我先繞過Platforma Norte,到達一處石砌城牆之邊,一座古代城市遺址瞬時活現眼前! 如像Teotihuacan(陶蒂華),遺址四邊圍建著石砌梯級半金字塔式建築;說來奇怪,此等石砌梯級半金字塔式建築是墨西哥境內幾個不代古代印弟安文明所共通的建築風格,例如由Toltecs(托爾特克文明)所建的Teotihuacan、隨Toltecs(托爾特克文明) 之後興起的阿茲特文明(Aztec) 所建的Templo Mayor、瑪雅文明(Maya) 所建的眾多城市遺址,及現在遊歷由Zapotecs (薩波特克文明) 所建的Monte Alban都可隨處找到。 這些古文明之間有些並無任何聯繫,但為何存在著建築風格、宗教神話等等許多的共通點呢? 根據主流歷史學家相信,這是因為這些文明均受較早出現(1,500 – 400 BC)奧爾梅克文明(Olemc) 所影響,但奧爾梅克文明本身就是一個謎團極多的文明,而其約於400 – 350BC突然不解衰落消失更令這個文明平添一份神秘色彩! 可惜,我的Mexico Trip 2014時間有限,未能造訪奧爾梅克文明的任何遺址,不能親身見證。


Monte Alban (阿爾班山) , Oaxaca (瓦哈卡), Mexico (墨西哥)



Monte Alban顯然是比Teotihuacan清靜,尤其是朝早遊歷時遊客更是疏落;雖說Monte AlbanOaxaca的著名旅遊點,但慶幸其仍未沾染過份的商業味! Monte AlbanZapotecs (薩波特克文明) 興建,始建於200 BC (Teotihuacan更早),全盛時期為 AD 350 – 700有人口約25,000人。 現在的遺址雖然肯定有復修,但其程度應該不及Teotihuacan,所以還有千年古跡feel” ,令人非常興奮! 我步下石階抵達廣場,首先在Platforma Norte前架起tripod拍照留念,以為遊客稀少之餘又沒有Q (security)” 無理阻撓可自由自在的大拍特拍之際,於拍照不久後竟有一名便裝 Q” 老遠的走到跟前要求我收起腳架! 我感到無癮之餘,但著實不解為何偌大空曠遊客疏落的廣場上不准用tripod拍照的原因! 盤算之後,我認為禁令無理,蓋因為自身行為並無影響他人也無破壞文物,於是立意不守。 又看穿Monte Alban佔地廣闊Q” 應該不多,便暫時收起tripodQ” 離開後再拍攝。 執筆至此,是的,我得承認I am naughty 但正如前blog所言:叛逆是英雄的特權” (http://rickiekwong.blogspot.hk/2014/06/mexico-trip-2014-my-new-world.html ) ;千里迢迢由地球的另一邊有緣有幸飛越萬里到達Monte Alban,著實不欲因遵守無謂無理的禁令而減低探遊雅興!



Platforma Norte, Monte Alban (阿爾班山) , Oaxaca (瓦哈卡), Mexico (墨西哥)

Rickie @ Platforma Norte, Monte Alban (阿爾班山) , Oaxaca (瓦哈卡), Mexico (墨西哥)




我選擇先登上探遊遺址北面的Platforma NortePlatforma Norte是整個Monte Alban最複雜的遺址structure 沿石牆旁邊陡峭的石建階級未幾便登上Platforma Norte的平台,可一覽整個遺址(但遊歷後認為從南面Platforma Sur上的視野角度更美) - 黃土上破落的Monte Alban遺址是有點蒼涼感,比Teotihuacan更有feel 我還留意到Platforma Norte是比我想像中大,似乎遺址北面山丘之上還有許多有趣地方等待發掘!


(待續;請留意201477uplaod<Mexico Trip 2014 – My New World之南 Mexico Oaxaca Monte Alban (墨西哥瓦哈卡阿爾班山)遺址見聞分享 Part 2> @ http://rickiekwong.blogspot.com/2014/07/mexico-trip-2014-my-new-world-mexico.html)





2014年6月25日星期三

Japan Trip 2013 - 四國遍路道(88 Sacred Temples of Shikoku Pilgrimage/四国八十八ケ所)之行 遍照金剛同行二人 向お四国最大の難所第十二番寺的焼山寺(Shosanji)進發 Part 4










Japan Trip 2013 - 四國遍路道(88 Sacred Temples of Shikoku Pilgrimage/四国八十八ケ所)之行 遍照金剛同行二人 お四国最大の難所第十二番寺的焼山(Shosanji)進發 Part 4

(註:請先欣賞早前upload< Japan Trip 2013 - 四國遍路道(88 Sacred Temples of Shikoku Pilgrimage/四国八十八ケ所)之行 遍照金剛同行二人下無懼火焰四國遍路道Part 3> @ http://rickiekwong.blogspot.com/2014/06/japan-trip-2013-88-sacred-temples-of_16.html)

承接前blog,我在Japan Trip 2013的尾聲來到可愛北國南部的四國(Shikoku) ,為的是圓夢之東京愛情故事(Tokyo Love Story) 最終回拍攝地之旅(http://rickiekwong.blogspot.hk/2014/03/tokyo-love-storytokyo-higashi-ikebukuro.html),還有3天的四國遍路道(四国八十八ケ所/ 88 Sacred Temples of Shikoku Pilgrimage) 之旅,被我遊歷後稱為日本版Camino de Santiago” (http://rickiekwong.blogspot.hk/2012/11/spain-trip-2012-camino-de-santiago-part_6.html )。上文提到,若果完全根據傳統,四國遍路道的苦行者由頭到腳都有指定服飾裝備,每件均有意思。然而,若要全副傳統武裝,盤算估量過後反而不利快速行軍,而且所費甚鉅,只好只購買配備金剛杖 (Kongozue/ staff) 與金剛杖錦袋,納經帳(Nokyocho/ stampbook) 及輪架裟(Wagesa/ stole) 其中,我對寫上遍照金剛 同行二人 金剛杖 (Kongozue/ staff) 特別有感覺! 遍照金剛 同行二人 四國遍路道的其中一個最核心信念,喻意:即使朝聖者一人獨走,空海大師(尊稱為弘法大師遍照金剛)也無時無刻在身旁守護 我對同行二人 信念非常之有共鳴,蓋因為in all those (and future coming) travelling years裡,我雖一人獨走,但其實可敬可愛的travelling partner聖母(St. Mary) 一直在旁守護著! 這些年來Backpacking一直隨身的聖母聖像,就是一人獨走 同行二人的象徵!



遍照金剛 同行二人 @ 金剛杖 (Kongozue/ staff), 四國遍路道(四国八十八ケ所/ 88 Sacred Temples of Shikoku Pilgrimage)




Rickie x金剛杖 (Kongozue/ staff) @ 四國遍路道(四国八十八ケ所/ 88 Sacred Temples of Shikoku Pilgrimage) - Days 1 and 2

根據傳統,金剛杖正是代表著空海大師,因此朝聖者不能帶金剛杖進入廁所之內(避免不潔) ,而臨睡前也得妥善放好金剛杖方可進睡。 由於入鄉隨俗,我也依照傳統行事。 我始終篤信天主,雖沒有多想,但行進之時總覺得金剛杖與第一番寺靈山寺(Ruozenji) 老尼姑所慷慨贈送的念珠(http://rickiekwong.blogspot.com/2014/06/japan-trip-2013-88-sacred-temples-of.html )有一股不能言喻的信心正能量 ,因此即使三天四國遍路道中多次途經幽靜孤墳,均不覺驚慌! 順便一題,靈山寺出售兩款金剛杖:較便宜的是木製金剛杖上只漆寫著遍照金剛 同行二人 ,而較貴的則除了漆寫著遍照金剛 同行二人 ,木杖四邊還漆寫滿金剛經文,既美觀又莊嚴。 我選擇了後者;現在,我的金剛杖已放於華麗的金剛杖錦袋裡,並妥善的放於家中。



傳統裝備的朝聖者 @ 四國遍路道(四国八十八ケ所/ 88 Sacred Temples of Shikoku Pilgrimage)

參觀寺廟或行進時有時會見到全副(或近乎全副)傳統裝備的朝聖者,他們除了手持金剛杖還頭戴竹造帽子稱作菅笠(上面寫有佛偈<四句の悟り (4 Phrases of Enlightenment)>迷故三界成 悟故十萬空 本來東西無 何故有南北”) (sugegasa/ sedge hat) ,身穿上面寫有南無大師遍照金剛同行二人 的白衣(白裝束) (Hakui/ White Vest) 與戴著白色頭陀袋(Zudabukuro) ,有些頸上更掛著如頸巾的輪架裟(Wagesa/ stole) ,以及手執唸珠(日文漢字為数珠) (rosary/ juzu) 。上述全副武裝 所費甚鉅,保守估計也要約Yen20,000左右!  考慮到重量與Budget,我只配備了金剛杖與金剛杖錦袋,輪架裟及用作收集每間寺廟御朱印 (http://rickiekwong.blogspot.hk/2012/04/blog-post.html )的納經帳(Nokyocho/ stampbook) As a souvenir,我本想再買白衣(白裝束) (Hakui/ White Vest) ,但考慮到傳統上朝聖者會於身故之後將白衣作壽衣使用,認為旅行回家後將白衣放於家中可能不吉利 便就此作罷。 朝聖者每到達一所寺廟(日語稱為靈場) 後,朝聖者會先將自己姓名填寫在由寺廟提供的特定紙條(稱作納札(nameslips/ osame-fuda))上然後放入本堂(主殿)與藥師殿的收集箱中代表向神靈通報前來參拜(此舉因宗教原因我省却) ,然後於本堂與藥師殿敲鐘合什唸經(此舉因宗教原因我省却) ,最後是到寺廟辦公室向廟祝拿取該寺的御朱印(Yen 300 each) 御朱印的意義已在前blog交待,不再重複(http://rickiekwong.blogspot.hk/2012/04/blog-post.html) As a souvenir,我有收集每間寺廟的御朱印。






收集御朱印 @第三番寺的金泉寺 (Konsenji) @ 四國遍路道(88 Sacred Temples of Shikoku Pilgrimage/四国八十八ケ所) – Day 1

回說,第二天四國遍路道的行程是從第六番寺的安樂寺(Anrakuji)到第十一番寺的藤井寺(Fujiidera) ,書中記載為20.9km,徒步需時約5小時。 然而,根據Day 1的經驗,幾可肯定實際徒步距離與時間比書中所記的更長,而事實也是如此! 我從第一天過夜的安樂寺(Anrakuji)出發;Day 2的遍路要比Day 1更遠更長。 Day 2的初段依然是穿梭於德島 (Tokushima) 鄉郊的民居小路之中;順便一題,四國遍路道的頭3天及相信在以後的路段當遍路道要穿過四國(Shikoku) 大大小小的城市小鎮時,均要穿過縱橫市錯的民居小路,頗易迷路。出發之前,我從日本網站郵購了<Shikoku Japan 88 Route Guide>,內裡有整條四國遍路道分段的詳細地圖,本認為萬無一失!於野外山林裡,地圖當然有用,惟在民居及田裡之間行進時,由於分叉小路實在太多,地圖在這種情況下實戰作用不大。 尤幸,相信是喜愛及/或推廣四國遍路道的團體機構於大大小小的街道與小徑上留下指路標記,方能令行者完成旅程。 於民居小街裡及分叉路口前,紅白色圓型指路標記通常見於燈柱上或牆邊,於一般情況下均會發見。 但我也試過幾次於小路與分叉口之間迷路;建議行進之時必需不時留意道上有否指路標記,若有一段時間已沒有發見指路標記下又遇上另外一個沒有指路標記的分叉路口時,即極有可能已迷路,必須立即回走到有指路標記處重新確認方向。 我也建議出發前應購買<Shikoku Japan 88 Route Guide>,一為計劃旅程、二為路上之時知道那裡有補給點、餐廳及住宿,三為於路上有地圖與指南針也能使自己於遍路道上確定大概位置與方向,又地圖上所記的路距也是一個有用的reference


Rickie @ 第六番寺的安樂寺(Anrakuji), 四國遍路道(88 Sacred Temples of Shikoku Pilgrimage/四国八十八ケ所) – Day 2








Rickie @ 四國遍路道(88 Sacred Temples of Shikoku Pilgrimage/四国八十八ケ所) – Day 2




Day 2的四國遍路道,當過了第8番寺的熊谷寺 (Kumadaniji) 後,四周的日本傳統小平房之景慢慢變成田野景觀,一如日本動畫上所看到的日本鄉郊一樣 有別於South Japan Alps (http://rickiekwong.blogspot.hk/2013/11/south-japan-alps-part-1-south-japan.html )上或是幾年前Nepal EBC (http://rickiekwong.blogspot.hk/2011/04/nepal-trip-2007-survivor-kala-patthar.html )上看到的巨山大峰是何等的壯觀令人興奮動容, 四國遍路道裡看到的一遍祥和的土地,透過行進時身上重裝備所帶來肉體的壓力與面前看似無盡的長路去淨化洗滌自己的心靈! 我猛然回想起2年前於Camino de Santiago中的領悟 或許,有些時候,面對心魔,我們不再需要更多的不平凡”[之旅],却是需要如Camino 般的平凡美麗 看似無盡的獨行里數 去讓自己慢慢沉澱與反思” (http://rickiekwong.blogspot.hk/2012/11/spain-trip-2012-camino-de-santiago-part_27.html )依然很夠意思,也讓我瞬間將兩條東西方相隔萬里的千年古道聯繫上。它們雖然各有不同的景色、文化,歷史與宗教背景,但它們却存在著最重要的共通點:就是透過眼前和諧的大自然景觀與腳下無盡之修行式長路去讓旅人自我反省與昇華!




或許,有些時候,面對心魔,我們不再需要更多的不平凡 ,却是需要如Camino 般的平凡美麗 看似無盡的獨行里數 去讓自己慢慢沉澱與反思” - 四國遍路道(88 Sacred Temples of Shikoku Pilgrimage/四国八十八ケ所) – Day 2



雖說“enjoy” ,但頭頂上的太陽越來越熱,中午時分開始其酷熱程度就連久經炎夏毅行操山訓練(http://rickiekwong.blogspot.hk/2013/11/oxfam-trailwalker-2013-2013-team.html )的我也感意外!當接近中午時分頂著驕陽步向山邊的第十番寺切幡寺 (Kirihataji) 時也感酷熱難擋,稍停望向手腕上Suunto Ambit 2的溫度計,竟然錄得達35度正! 呢單野又係痴線的! 火焰德島果然名不虛傳!我暗道。 But well, the show must go on!  步向位於半山的切幡寺是要經過長長的樓梯,到達本堂時也得在樹蔭下乘涼飲汽水降溫片刻! 然而,切幡寺古意盎然之餘也能於其多寶塔的平台上鳥瞰德島鄉郊的景色,一切都是值得!










十番寺切幡寺 (Kirihataji), 四國遍路道(88 Sacred Temples of Shikoku Pilgrimage/四国八十八ケ所) – Day 2

離開切幡寺後向Day 2終點的第十一番寺藤井寺(Fujiidera) 挺進還有超過1/3的路程。中午以後的陽光更為猛烈,天氣持續酷熱,但Day 2Day 1好,皆因距離切幡寺不遠處有一間日式食店提供價廉美味又大份的餐點作午餐。 我在下午1時正抵達餐廳,40分鐘之後繼續旅程。 根據地圖,我要一直向南穿過吉野川(Yoshino-gawa) 方能抵達藤井寺。 Day 2顯然是一天long day,下午時份我加快腳步全速向前,惟面前的長路彷似never-ending 我路經八幡(Hachimangu) 郵便局如常收集郵戳作souvenir時,郵務人員竟又好心的送我郵便局小公仔留念 - 即使看似平凡,但隨時隨刻仍能感受到四國遍路道第一番的人情味! 我於烈日下渡過吉野川繼續南行,又穿越民居小街再抵達一片山下的田野時,驕陽已成斜陽,已經是接近下午4時了,始終還未見到藤井寺的踪影! 我已徒步了8.5hrs,比書中所記的5小時要超出許多;Suunto Ambit 2 GPS的顯示徒步距離已遠超過書中所記的20.9km,憑經驗與感覺實際也是如此!人馬困乏之餘我也開始有點擔心!



Day 2 Lunch @ 四國遍路道(88 Sacred Temples of Shikoku Pilgrimage/四国八十八ケ所)




十一番寺藤井寺 @ 四國遍路道(88 Sacred Temples of Shikoku Pilgrimage/四国八十八ケ所)

我並無選擇,只得沿路標指示繼續沿小路向前,終於在日本時間下午427分到達Day 2終點的第十一番寺藤井寺(Fujiidera) ,二話不說先到寺廟office拿取御朱印 - 寺廟office的辦公時間為每天7am – 5pm Day 2是一個long daySuunto Ambit 2 GPS的顯示徒步距離為31.45km,遠超書中記載的20.9km10.5km之多,步行時間為足足9小時(7:26am – 4:27pm) 然而,當我望著藤井寺本堂(主殿) 旁邊通向お四国最大の難所第十二番寺焼山(Shosanji) 之山徑時,心知道或許最大的挑戰明天才要開始


(待續;請留意2014年7月7日upload<Japan Trip 2013 - 四國遍路道(88 Sacred Temples of Shikoku Pilgrimage/四国八十八ケ所)之行 お四国最大の難所十二番寺焼山(Shosanji) 的真正挑戰上篇 Part 5> @ http://rickiekwong.blogspot.com/2014/07/japan-trip-2013-88-sacred-temples-o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