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包含「雪嶽山國家公園」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雪嶽山國家公園」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12年7月20日星期五

S Korea Trip 2006 - 首爾北漢山國家公園的激戰 勇闖道峰山下篇









S Korea Trip 2006 - 首爾北漢山國家公園的激戰 勇闖道峰山下篇


(註:請先看< S Korea Trip 2006 - 首爾北漢山國家公園的激戰勇闖道峰山上篇> @ http://rickiekwong.blogspot.hk/2012/07/s-korea-trip-2006_17.html)

承接前blog,在整趟South Korea Trip 2006中最艱辛凶險的旅程,並非雪嶽山國家公園健行之旅(http://rickiekwong.blogspot.com/2011/09/s-korea-trip-2006-pt-1.html ),却是旅程尾聲的南韓首爾北漢山國家公園 (Bukhansan National Park)的道峰山 (Dobongsan) 登山旅程。  道峰山之旅,其實是要攀過數個山峰;2006年5月5日上午11時58分 (韓國時間) , 我終於登上了道峰山的其中一峰紫雲峰。  頂峰之巔沒有任何動人美景 , 只見狹小的亂石上座滿了韓國 trekkers 的 “登山盛況”。然而 , 我為自己的勇氣感到滿意! 我在頂峰處只是匆匆的拍了點照片 ,沒有久留 , 也不能久留 ,面前的路還有很遠

前blog提過,要攀上紫雲峰, trekkers 是先要以一條繩索借力奮力攀上一度差不多有兩層樓高的光滑巨石之壁!  上山時,我已感到有點吃力;下山也當然得靠同一條繩索攀下同一道的石壁,當時身處紫雲峰的我已在擔心應如何下山 - 正所謂“高處不勝寒” ,果真如此,從來如此!  然而,要面對的始終要勇敢面對,我一翻身,便全力嘗試以雙手抓緊繩索遊繩而下。  可當時的我,還年少膽小,手力與技術仍略有不足,在陡峭石壁之上驚險跌碰而落。  附近的韓國trekkers見狀,很快便發現我這個來自異地的落單trekker,竟好心的以生硬的英語提醒我“be careful” !  我還記得,其中一個地道的trekker,竟熱心的提示我下腳處,又竟提議幫我將Daypack背下,讓我更容易的攀下石壁。  我婉拒他的美意,手心雖然冒汗,但心還是熱暖!




 我終於跌撞的爬下紫雲峰,向道峰山於我的的另外一個挑戰萬丈峰進發,終點始終是望月寺 (Mangwolsa) 。  通向萬丈峰的山道,首先要通過山稜線懸崖旁的狹窄石道而行。  石道的寬道,大部份只能容下一人通過。  石道之上,雖已設有固定的鐵扶手,讓trekkers借力而行,但一路走來,難免讓當時的我戰戰競競!  我沿石道前行,經過一個全韓文的告示版,除了“墜落危險 Falling!” 的字眼 - 心知,好戲將要上演!






 手扶鐵制扶手,我沿崎嶇小石道又攀上道峰山稜線之上 - 它只得兩腳的寬度,下臨數十米筆直懸崖;雖然僅能讓一人通過的稜線之上是設有一條固定鐵扶手,但一步之外已是“死亡陷阱” ,實教我每步走來都有膽戰心驚之感!  道峰山(740m) 雖然不高,而在South Korea Trip 2006/ 道峰山之前我亦見識過雲南虎跳峽(+2,500m)(http://rickiekwong.blogspot.hk/2011/04/china-yunnan-trip-2003.html)、日本富士山(3,776m)(http://rickiekwong.blogspot.com/2011/04/japan-trip-2004-2009-mt-fuji-part-1_7.html) 及沙巴神山(4,095m)(http://rickiekwong.blogspot.com/2010/12/mt-kinabalu-devil-coach-destroyed-man.html ) ,三者的高度亦遠高於道峰山,可我始終認為道峰山的技術難度較前者為高!  我手緊握著鐵扶手,小心翼翼的在道峰山連峰稜線之上緩緩而行,眼見面前的懸崖稜線石道不應超過200m,但感覺是像兩公里之遠。  但更經典的,莫過於遇上對頭迎面而來的trekkers; 石道只得兩腳之寬,怎能讓路?  我只有大聲叫:“아니! ,即韓語的“No” ,然後將身體緊貼鐵扶手,對頭韓國trekkers竟大膽的以一腳踏著石道,另一腳則半秒凌空之勢敏捷又勇敢的在我背著daypack的背後通過。  執筆回想之時,我仍然對韓國trekkers的體能、技術與膽色留下極良好的印象; 那時那刻,在腦海中,的確只得一件事:“不是儀態,保命最緊要!”






 好不容易,我終於走過稜線石道,到達山峰另一邊一處較多空間的石台。我雖心有餘悸,但心想道峰山一役的確是當時自己trekking的一個breakthrough,又天大地大,當天一別道峰山後不知何日再相逢,於是便努力“擠出” 笑容,壓下恐懼,向外伸出雙手,拍下我於道峰山稜線石道上的照片。  照片本身的質素是一般,曝光是不足,但却留下勇敢的憑證!



Rickie @ 韓國道峰山稜線石道。 照片本身的質素是一般,曝光是不足,但却留下勇敢的憑證!

走過嚴峻的稜線石道並不是道峰山之行的終結,緊接著的正是Lonely Planet 提到的“令人心跳加速” 的“U-Shape Valley”- trekkers必先手腳並用沿勉強只能讓一人通過的超狹窄石縫從稜線石台之上往下爬,再沿石縫爬上另一處的山峰處。  上爬還好,但沿石縫以鐵扶手借力爬下近乎筆直的石壁的確是讓我有點吃不消!  而且,我還碰上一個“超現實”的問題。  下攀之時,我需腳踏石缝上凸出的小石位以借力下爬,無奈我腳短,有些下腳位即使雙腿全伸也未能踏上!  迎面上攀的韓國trekkers見狀,竟又好心的伸出他們的腳作我的“臨時脚踏”,讓我感動異常!  我在好心韓國trekkers的幫忙下,平安的走下石壁之底,又接著上攀到另一處山峰之巔;我孤身歷險過後,不其然回望,所走過的路殊不簡單! 













我孤身歷險過後,不其然回望,所走過的路殊不簡單!

 根據手上的地圖,我應距離終點的望月寺 (Mangwolsa) 不遠,也估計道峰山之旅最驚險的部份已經完結。  真想不到,10km不到的距離,得艱辛的走上5個小時!  我感到疲倦,雖猶有餘悸,但為自己的achievement感到satisfaction!  我在山峰上稍事休息,也方有“閒情” 環顧四周,發現一軍用雕堡建在山峰之巔,下臨開闊的平原地帶。 道峰山所處的北漢山位於首爾城之北,據說若天氣良好,可從其北面眺望北韓(North Korea) 邊境。  雕堡的建設,想必是與韓戰或防禦北韓有關吧。  休息過後,我跟隨鐵扶手走下崎嶇光滑的石壁小道,雖然嚴峻但已不算致命。  我又發現,時值5月的道峰山上仍見餘櫻處處;若是櫻花盛放之時,想道峰山必然很美!  下山支路眾多,但既然在絕嶺之上也領略過韓國trekkers的熱情與好心,只要肯開聲問路,根本沒有迷路的可能。  我向遇上的韓國trekker問路;我不懂韓語,但嘗試將望月寺的英文併音用英語“Man-wol-sa” 讀出。  那韓國trekker竟用差不多的讀音將“Man-wol-sa” 再次讀出,然後點頭微笑,並示意要我跟他同行。 多年之後,偶然有一次機會遇上一位長居香港並懂流利廣東話的韓國友人,我請他用韓語讀出“望月寺 ,竟發現其發音跟我以英語併音讀出“Man-wol-sa” 真是差不多!  









 我跟著韓國trekker走上一段,突然他回頭以生硬的英語問我:“Do you like trekking?”我遲疑了一會,回想過去5個多小時於“道峰山上的激戰”, 答道:“Yes, I like it!!  But today is a bit too much!!” 韓國trekker聽罷,不語,似懂非懂;然而,這段對話與情景却永久記錄在South Korea Trip 2006的遊記之中,歷久常新!  未幾,韓國trekker向我話別;我終於見到終點的望月寺,再見工整的石階,當下是有彷如隔世之感!  望月寺是道峰山半腰處的一座小佛廟,本無任何特色,但在其莊園的一角聳立了一個鐵牌,記載著名的韓國登山家朴英碩(Park Young-Seok) 曾經在望月寺寄住了6年之久的事跡。  朴先生於登山界非常出名:他不但是第一位完成全球14座八千巨峰攀登的韓國人,更是全世界第一位完成所謂「探險大滿貫」的探險家,亦即同時完成全球14座八千巨峰登頂、全球七大洲最高峰登頂以及南北二極點的探險。  他還有著許多驚人的世界紀錄: 全世界第二快完成十四座八千米巨峰的攀登者、全世界一年之內攀登最多座八千米巨峰紀錄的攀登者,及創下以44天無補給抵達南極點的探險家。  可惜,這樣的“神人” ,也得命喪山中。 2011年,他在尼泊爾(Nepal)安納普那峰(Annapurna, 8091m)南壁的新路線上撤退之時失蹤,相信已經不幸遇難!  執筆至此,朴先生與Late Babu Chiri Sherpa (http://rickiekwong.blogspot.com/2011/05/nepal-trip-2007-ebc-trek.html )的死,似是又再提示並提醒我:“Personal Safety Must Be my Overriding Concern!”當時,得知朴先生曾經在望月寺寄住了6年,却令望月寺平添了一份“武林高手隱世練功之所” 的感覺!






我在望月寺的庭園記下遊記,話別,繼續下山,道峰山之旅未幾便到達尾聲。  我輾轉的回到首爾市區仁壽洞吃頓豐盛的晚餐,當是慶功。  翌日朝早,我離開首爾,South Korea Trip 2006“半完美” 的落幕。  那天清晨,不知怎的,首爾下起大雨,我一再哼起“漢城如沉沒了剩低首爾” 的一訣歌詞。  我從飛機窗向外望著漫天風雨的韓國,心中默想:“終有一天,我會回來,回來完成未完的任務! (http://rickiekwong.blogspot.com/2011/09/s-korea-trip-2006-pt-1.html )”

(全文完)





2012年7月18日星期三

S Korea Trip 2006 - 首爾北漢山國家公園的激戰 勇闖道峰山上篇











S Korea Trip 2006 - 首爾北漢山國家公園的激戰 勇闖道峰山上篇


終於有點時間去寫這一個blog!  在整趟South Korea Trip 2006中最艱辛凶險的旅程,並非雪嶽山國家公園健行之旅(http://rickiekwong.blogspot.com/2011/09/s-korea-trip-2006-pt-1.html ),却是旅程尾聲的南韓首爾北漢山國家公園 (Bukhansan National Park)的道峰山 (Dobongsan) 登山之旅。  雖然事隔多年,但旅程中的情景與感受還是歷歷在目。  小blog已經分享了South Korea Trip 2006中於雪嶽山國家公園及慶州南山(Gyeongju)(http://rickiekwong.blogspot.com/2011/08/south-korea-trip-2006-in-god-we-trust.html ) 的登山之旅,惟只有分享道峰山上的風光與感受,方是完整。





眺望南韓首爾北漢山國家公園(Bukhansan National Park)的道峰山 (Dobongsan)


 諸位朋友、blog友可能已旅遊南韓 (South Korea) 多次 , 但未必聽過北漢山國家公園(Bukhansan National Park)。 但其實北漢山國家公園非常出名 – 根據 Lonely Planet的介紹 , 該公園是世界最多人到訪的國家公園。前 blog提過 , 韓國人極愛登山健行 , 北漢山國家公園內的道峰山地帶是山道處處 , 再加上只需從首爾(Seoul) 的市中心乘約1.5 hrs 的地下鐵便能到達 , 交通算是方便 , 因此公園深受南韓國民觀迎。


 提起 南韓的首都Seoul , 舊稱 “漢城” , 現稱是 “首爾” , 究竟為何?根據我的理解 , 改名主要是滿足民族主義 , 是一次 “去漢化” 的表現罷了!“首爾”只是模仿 “ Seoul” 的讀音 , 本身並無意思。 反之 , “漢城” 此名字是有意思的 , 蓋因為城市是建設於流經的漢江 (Han River or Hangul) 之旁 , 因此名為 “漢城”。因為有此認識 , 便正確掌握北漢山國家公園的位置 - 她正是座落於漢江漢城的北面。









雖然 Lonely Planet對道峰山 (740 m)之旅的技術要求只是輕輕的 “You have to be reasonably fit” 但內容也有提及當中是有一份 “令人心跳加速” 的 “rocky ridge” 。再從網絡上的圖片得知 , trekkers是需要靠鐵鍊上落走在險要陡峭的山脊及懸崖之上 , 下臨便是筆直的石壁 , 就算是用現在的 standard  , 也是頗危險嚇人 , 必須小心謹慎前行!  (Note: 講起鐵鍊,不得不再提Japan Alps的劍岳(http://rickiekwong.blogspot.hk/2011/06/japan-trip-2009-part-4.html ),那是經典中的經典!) 。  回說,當時的我對此段旅程其實是非常擔心 , 但經過細心評估 , 決定在 “Personal Safety is My Overriding Concern”的大原則下給予自己一個從海外登山中成長的機會。 亦因為如此 , 我特意安排北漢山國家公園道峰山之旅是 South Korea Trip 2006 的最後一站 , 有一點 “期末考試” 的意味!

 繞了南韓一個圈 , 從斧山(Busan)乘火車回首爾的翌日 , 適逢是佛誕公眾假期 (南韓與香港是一樣) , 我便從位於安國 (Angok) 的Hostel乘地下鐵到首爾北郊的道峰山站 (Dobongsan)。我的計劃是從國家公園的正門經險要山道先登紫雲峰 (Jaunbong) 再經萬丈峰 (Manjangbong) 及道峰山到終點的望月寺 (Mangwolsa)。  從地圖上看來 , 這山道只是短短的 10 km , 若乘地下鐵 , 從道峰山站到望月寺站也是只是一個站的車程而已 , 然而 , 人若是置身在道峰山之中 , 原來10 km 也可以是很漫長的!









當列車駛達道峰山站並步出車廂之際 , 只見韓國 trekkers已擠滿了月台 , 好不熱鬧! 當時的情景氣氛讓我實實在在的感受到韓國人對登山的熱情 , 也令我相信北漢山國家公園真有可能是全球最多人到訪的國家公國。  從地鐵站是要走上一段路方到達國訪公園的正門 , 沿途經過一個個販賣登山器材與服飾的小攤檔 , 甚有 “行露天市集”的氣氛。  放眼遠望 , 只見遠處的道峰山連峰又是怪石嶙峋的石山 , 與日前遊歷過的雪嶽山國家公園之蔚山巖 (Ulsanbayri)( http://rickiekwong.blogspot.com/2011/09/s-korea-trip-2006-pt-1.html) 的 “風格”是一樣 , 似乎此等山形是南韓山脈的一大特徵。 觀察完畢,我已預期 , 面前的山道將絶不易走。




我在北漢山國家公園正門石碑處拍照留念 , 又經過一個刻有甚有味道的 “大小人下馬”五個漢字的石碑 , 便正式孤身上路。 步道之初尚算平整易走 , 沿途韓國 trekkers處處 , 不覺孤單 , 更竟有一點人多擠迫之感! 我沿山道向深山處進發 , 步道漸漸變得崎嶇 , 時需手腳並用爬上巨石方能前行。 好些巨石之上雖然是刻有石階 , 但每一級均呈筆直陡峭之勢 , 頗為費力,更必須全神貫注前行。 這一段路雖然費力 , 但仍未遇上鐵鍊 , 因此尚算 ok;我深明 , 好戲正場是還未上演。












我終於沿巨石步道走出樹林區 , 到達光秃秃的頂峰區域。  正如 Lonely Planet 的地圖所示 , 我遇上分叉口 , 右邊是通往道峰山之巔及終點望月寺的正途 , 左邊則是通向紫雲峰之巔的 “路”。  可面前的 “路”, 其實不是 “路” , 是 trekkers 需要以一條繩索借力奮力攀上一度差不多有兩層樓高的光滑巨石之壁!老實說 , 面對如斯的情景 , 以當時的登山經驗 , 我是有點吃驚!我的的確確是在紫雲峰之巔下躊躇上來 – 其實 , 我要走的是右邊的路 , 上攀紫雲峰之險我其實是不用冒的! 然而 , 我又在想 “在安全的情況下何不給予自己一個挑戰呢?  I am almost there already!” 我當時衡量 , “面前韓國 trekkers 眾多 , 如果萬一遇險 , 必定有好心的trekkers幫忙!再者 , 上攀之 “路”雖然筆直陡峭 , 但不算致命 , 萬一失手 , 也最差會是 free-fall 十數米擦損罷了。 何況,我覺得自己是 OK 的 , 只是小心一點便好了! 人總需要 <成長>的!”於是 , 我去了!







Trekkers 一個接一個沿繩索登上紫雲峰之巔。  At long last, it was my turn !我小心翼翼 , 一步一爬的上昇 – Finally, I achieved!  2006年5月5日上午11時58分 (韓國時間) , 我終於登上了紫雲峰之巔。  頂峰之巔沒有任何動人美景 , 只見狹小的亂石上座滿了韓國 trekkers 的 “登山盛況”。然而 , 我為自己的勇氣感到滿意 - 可能我一生之中就只得這一次機會去邂逅並登上紫雲峰吧! 我在頂峰處只是匆匆的拍了點照片 , 我沒有久留 , 也不能久留 ,面前的路還有很遠!而且 , 我已擔心自己應如何下山 ……

(待續; 請留意 2012年7月20日 upload的< S Korea Trip 2006 - 首爾北漢山國家公園的激戰 勇闖道峰山下篇> @ 
http://rickiekwong.blogspot.hk/2012/07/s-korea-trip-2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