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o UTMB & Egypt 2023 – Abu Simbel (阿布辛貝神廟)遊歷記 聞名不如見面的拉美西斯二世 (Ramesses II)招牌巨像與發思古幽情的Temple of Nefertari (阿布辛貝妮菲塔莉神廟)再寫遠古外星人(Ancient Aliens)迷思終章
(註: 請先欣賞早前upload的<Euro UTMB & Egypt 2023 – Abu Simbel (阿布辛貝神廟)遊歷記 聞名不如見面的拉美西斯二世 (Ramesses II)招牌巨像與發思古幽情的Temple of Nefertari (阿布辛貝妮菲塔莉神廟)再寫遠古外星人(Ancient Aliens)迷思上篇> @ https://rickiekwong.blogspot.com/2025/10/euro-utmb-egypt-2023-abu-simbel.html)
承接前Blog,我繼續分享漫遊被評為全埃及最華麗神廟Abu Simbel (阿布辛貝神殿) – 全名應是Abu Simbel (阿布辛貝神廟) & Temple of Nefertari
(阿布辛貝妮菲塔莉神廟)的見聞。 穿過相比起神廟外牆4個20m高的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
II)巨像而顯得不合比例 “細小”的神廟正門後,與傳統古埃及神廟佈局一樣即到多柱大廳(Hypostyle Hall)內有8條(每邊4條) 拉美西斯二世雕像柱。 該8條拉美西斯二世雕像柱8條(每邊4條) 仿照冥王歐里西斯 (Osiris)的姿勢,手持權杖交叉於胸前;由於古埃及人相信法老死後會與冥王合而為一,雕像的形式象徵當時仍在世的拉美西斯二世有如神祇一般崇高偉大。 8條拉美西斯二世雕像柱各高10m,每條均由巨石整塊雕刻出並聳立起來,氣勢非凡,建築工藝稱得上是鬼斧神工!
Rickie @ Abu Simbel (阿布辛貝神廟) & Temple of Nefertari (阿布辛貝阿布辛貝妮菲塔莉神廟), Egypt (埃及) <UTMB & Egypt Trip 2023>
Rickie @ 多柱大廳(Hypostyle Hall), Abu Simbel (阿布辛貝神廟) , Egypt (埃及)
多柱大廳的牆壁上刻雕刻著拉美西斯二世在位期間最有名的卡疊石戰役(Battle of Kades/ 公元前1274年)之情景。 戰後與赫梯帝國 (西臺帝國/ Hittite)於公元前1259年所簽訂的<埃及赫梯和約(The Egyptian-Hittite Peace Treaty)>被視為現存最古老的書面條約。 牆壁雕刻古埃及感覺濃厚,讓我駐足欣賞拍照良久,也算是Abu Simbel的另一個must-see feature。 其時,遊客漸多但未算擠迫,氣氛仍算良好! 執筆至此,又忍不往一讚再讚: 論氣氛與神秘感,丹達臘神廟(Dendera Temple / The Temple of Hathor, Dendera / 丹達臘哈索爾女神廟)的多柱大廳仍是一絕(https://rickiekwong.blogspot.com/2024/07/euro-utmb-egypt-2023-one-more.html ) ! 回說,一般參加旅行團的遊客時間有限,當參觀過多柱大廳後通常都會穿過第二多柱大廳(Vestibule/ The Second Pillared Hall)直接參觀神廟核心的聖壇(Sanctuary),而忽略同樣精彩而且氣氛一流的多間側室(Side Chambers)。
神廟的內牆雕刻著拉美西斯二世在位期間最有名的卡疊石戰役(Battle of Kades/ 公元前1274年)之情景, 多柱大廳(Hypostyle Hall), Abu Simbel
(阿布辛貝神廟)
, Egypt (埃及)
Rickie @ 外部多柱大廳 (Columns of the Hypostyle Hall), Dendera Temple /
The Temple of Hathor, Dendera (丹達臘神廟/ 丹達臘哈索爾女神廟), Dendera (丹達臘), Egypt (埃及) (https://rickiekwong.blogspot.com/2024/07/euro-utmb-egypt-2023-one-more.html)
一如Dendera Temple及其他許多古埃及神廟一樣,側室的牆上刻滿了象形文字與宗教圖畫,是後世研究古埃及文化,宗教與歷史的乎要來源。 Abu Simbel側室精彩但肯定未算最impressed,不過無甚遊客也無“實Q” (即security),氣氛一流之餘也是架起tripod自拍的好地點! 現在的側室已有現代化淡黃燈光照明但依然昏暗;我一邊漫遊一邊再次思考這個問題:“究竟古埃及人在側室作業(不論是開鑿,雕刻及進行宗教儀式等等)究竟是如何照明?” 一般人可能認為是靠火把照明,但這可能性很低,因為火會產生濃煙會將洞頂及外牆燻黑,但Abu Simbel (及漫遊過的所有古埃及遺址)的側室明顯沒有! 因此,主流古埃及學家又提出以多只銅鏡將室外陽光折射到側室之中。 不過,側室深入神廟之內而且遠離光源,只要親身漫遊其中,只能得一個結論:“無可能! 真係mission impossible!”
Rickie @ 側室(Side Chambers), Abu Simbel (阿布辛貝神廟) , Egypt (埃及)
Rickie @ Dendera Light (丹達臘之燈/ Dendera Lightbulb)地下室 (crypt), The Temple of Hathor, Dendera (丹達臘神廟/ 丹達臘哈索爾女神廟), Dendera (丹達臘), Egypt (埃及)
“Rickie帶你漫遊古文明” - Dendera Light (丹達臘之燈/ Dendera Lightbulb) @ 地下室 (crypt), The Temple of Hathor, Dendera (丹達臘神廟/ 丹達臘哈索爾女神廟), Dendera (丹達臘), Egypt (埃及)。 Seeing Is Believing – 如此深入地底的地下室,如何用多重銅鏡將室外陽光折射入地下室之中?! 又如果不是火把,真的要想想未知科技的可能性! (https://youtu.be/hi22Thx6WhY)
繼續 “Rickie帶你漫遊古文明” - Dendera Light (丹達臘之燈/ Dendera Lightbulb) @ 地下室 (crypt)的exact位置 - 地下室位處神廟內部最深位置,如果不是銅鏡或火把,真的要想想未知科技的可能性! (https://youtu.be/xQuswVmKgdE)
OK, 如果你是主流學說的“Die Hard信徒”堅信用多重銅鏡可以將室外陽光折射入建於地面的神廟內部,但有無可能靠這樣的方法將地面光線引進建於深入地底的大型密室(chambers)之中? 例如,有名的孟卡拉金字塔(Pyramid of Menkaru) (https://rickiekwong.blogspot.com/2023/12/euro-utmb-egypt-2023-part-2pyramid-of.html )中要通過長長隧道才能進入的地下chambers及被Ancient Aliens (Ancient Astronauts/ 遠古外星人)論說者多次提及的神秘Saqqara Serapeum (薩卡拉塞拉佩姆) (https://rickiekwong.blogspot.com/2024/09/euro-utmb-egypt-trip-2023-32rthk-tv-32.html )! 如果不是火把又不靠銅鏡,那究竟是甚麼? Ancient Aliens論說者提出了“Dendera lightbulb (丹達臘之燈)” (https://rickiekwong.blogspot.com/2024/08/euro-utmb-egypt-2023-one-more.html )!
Sanctuary (聖壇), Abu Simbel (阿布辛貝神廟) , Egypt (埃及)
Rickie @ Sanctuary (聖壇), Abu Simbel (阿布辛貝神廟) , Egypt (埃及)
Dendera lightbulb之說已在上Blog分享過,由於篇幅所限也不在此重複了,有興趣可以登入Dendera Temple小Blog詳細欣賞。 又或者,朋友Blog友可以重看日前與潘總 (潘蔚能)的YouTube LIVE Show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CfA1_fk5gs&t=3706s),當中也會有我對Dendera lightbulb及遠古外星人論說的看法。 總括而言,我認為,古埃及人的工程技術包括照明,很有可能是用上了某種未知的技術及/或裝置,而該種技術及/或裝置是源自地球遠古時期(to be more precise,時間應設定為地球上一個大冰期完結之前(即距今約11,000年前)的時間線)所存在的未知超文明(例如亞特蘭提斯(Atlantis))。 這些技術只掌握在古埃及社會裡極少數人之手(例如最高階的祭師等等)而且極之神秘,絕大部份監工與工人也不會/能接觸而且不會/能知悉,但完成工程仍需依靠一定程度的勞動力,也或許是某程度的cover up吧!
Rickie x 3位廣東遊客 @ Sanctuary (聖壇), Abu Simbel (阿布辛貝神廟) , Egypt (埃及) – 竟然在in the middle of somewhere的Abu Simbel聽到久違了的廣東話,的確有“他鄉遇故知”的感覺,而照片也是蠻喜歡的!
即使有少部份古埃及人接觸到該種技術/裝置,例如手持某種照明裝置也未必理解箇中的技術與微細 – 為99%的人而言“有用及有得用”即可! 他們可能會將自己所見到的裝置/技術描繪下來,或許這就是“Dendera lightbulb 浮雕”的由來。 又或者,由於“Dendera lightbulb 浮雕”只出現在神廟最深處、靠近中央聖殿(Central Shrine)的右手邊之房間的地下室之最盡頭的牆上,有說“Dendera lightbulb”的古埃及祭師是其中一樣秘傳之法 (https://rickiekwong.blogspot.com/2024/08/euro-utmb-egypt-2023-one-more.html )! Abu Simbel,沒有如“Dendera lightbulb般 juicy” 的浮雕,不過其神廟的核心Sanctuary (聖壇) 之佈局與天文現象的互動關係,已經很“Ancient Aliens”!
阿布辛貝神廟聖壇內 (Sanctuary of Abu Simbel)擺放4尊坐像,分別是冥界之神普特(Ptah)、太陽神阿蒙拉(Amun-Ra)、法老拉美西斯二世(Ramses II)本人及天空神拉‧哈克提 (Ra-Horakhty),而最amazing的部份竟然是每年的2月22日及10月22日,太陽光線可以從神廟正門照射進來直達最深處的聖壇,照亮當中的3尊坐像唯獨是光線卻不會照射到冥界之神普特(Ptah)使其永遠置身陰影之間如在冥界! 雖然現在古埃及學家仍未確定2月22日及10月22日兩個日子的意義,但普遍認為這兩個日子在拉美西斯二世一朝是非常重要,有說是法老的生日與登基日但並無確實證劇證明! 姑勿論這兩個日子代表甚麼,但古埃及人能夠建成這樣的佈局,肯定對天文有超乎尋常的透切觀察與認識,而且更要配合非常精確的設計與建築,方能達到這樣的效果!
即使到了1960年代,在許多當代最先進的裝備與科技的支持下去搬遷神廟,即使力求“原汁原未”,竟然也無法將上述的效果複制而有所偏差 – 根據資料,現在陽光只能在約各遲一天的時間左右照射在聖壇內的3尊坐像上! 因此,如果距今約3,300年前,古埃及人只有如主流歷史學家/ 古埃及學家所擁有的原始工具,單憑擁有強大人力與豐富天文學知識(本身已是一個不解之謎!) ,就足夠建成Abu Simbel更要做到上述的效果?! 無錯,without further explanation,主流埃及學家就一口認定“古埃及人就喺做到”,而埃及政府旅遊部也霸道地配合: 所有當地導遊,都嚴格不准講任何Ancient Aliens之說! Well,這樣的態度,自那個“火紅之年”後,真.香港人已經很明白㗎啦,“即係7X1無警黑勾結、83X地鐵站內無人被PoPo以過份武力打傷甚至打死,香港仍然享有如回歸前不變的公民權利等等!” “你信唔信? 反正我就信啦…”
Temple of Nefertari (阿布辛貝妮菲塔莉神廟), Abu Simbel (阿布辛貝) , Egypt (埃及)
Rickie @ Temple of Nefertari (阿布辛貝妮菲塔莉神廟), Abu Simbel (阿布辛貝) , Egypt (埃及)
The City is dead,X都無用,不如“回歸”Abu Simbel! 阿布辛貝神廟的聖壇係獨一無二,每每聚集了一波又一波的遊客在拍照打卡,也無可口非不過“真係無feel”,更不想千里迢迢 “歷經生死” (Note: literally meaning! 分享過前Blog自然明白… (https://rickiekwong.blogspot.com/2025/10/euro-utmb-egypt-2023-abu-simbel-aswan.html ) )後來到拍一幅“full of 遊人甲乙丙丁”的獨照就走,只好耐心等待,反正聖壇附近要幽靜許多的側室(side Chambers)是拍照自拍的好地方! 我好彩! 有一刻間,聖壇竟然“無人”,二話不說擺著早已架起的tripod連環自拍,留下滿意的照片! 又竟然,忙著自拍之際,身邊不遠處傳來久違了的廣東話,即刻有點“home sick”加“他鄉遇故知”的感覺! 原來,有3女1男“廣東話遊客”也在不遠處興奮拍照;我立即用廣東話搭訕幾句,得知他們來自廣東,也是自行包車前來Abu Simbel旅遊! 觀其行為文明正常並無“大媽喧嘩”等等的行為再加上其中兩位樣貌娟好又講廣東話,心生好感下逐再閒聊幾句,並邀請3位女生於聖壇拍下感人合照,也是另一幅喜歡的旅行照片!
Rickie @ Temple of Nefertari (阿布辛貝妮菲塔莉神廟), Abu Simbel (阿布辛貝) , Egypt (埃及)
我雖然獨自包車比許多遊客擁有更多的漫遊時間但也只得3 hrs (一般而言只有約1 hr),但Abu Simbel非常吸引已經“超時”漫遊一定要迫自己離開,免得錯過Abu Simbel (阿布辛貝神妮菲塔莉神廟)隔鄰的Temple of Nefertari (阿布辛貝妮菲塔莉神廟)。 妮菲塔莉是拉美西斯二世最寵愛的妻子(王后),在世時攝政與拉美西斯二世共治國家,是古埃及留下記載最多的王后之一。 妮菲塔莉神廟的規模比主廟的阿布辛貝神廟細但同樣精彩而且獨特 - 妮菲塔莉神廟外牆有6個高約10m的原個巨石雕像 – 4個是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 II)而另外兩個是妮菲塔莉(Nefertari),獨特之處是根據古埃及傳統,王后雕像的高度比法老雕像要矮,通常只及法老的膝蓋(例如阿布辛貝神廟),所以妮菲塔莉神廟外牆的設計安排,非常罕見! 由此可見,Nefertari深受Ramesses II喜愛之餘,也看到她在政治上擁有非常高的地位!
多柱大廳(Hypostyle Hall), Temple of Nefertari (阿布辛貝妮菲塔莉神廟), Abu Simbel (阿布辛貝) , Egypt (埃及)
Rickie @ 多柱大廳(Hypostyle Hall), Temple of Nefertari (阿布辛貝妮菲塔莉神廟), Abu Simbel (阿布辛貝) , Egypt (埃及)
大部份的遊客集中阿布辛貝神妮菲塔莉神廟因此妮菲塔莉神廟要幽靜許多 – 我好彩,漫遊期間幾近“包場”! 一如Abu Simbel的佈局,一進Temple of Nefertari是她的多柱大廳(Hypostyle Hall),柱子上飾以神祇哈索爾( Hathor/ Hathor女神)頭部造型的裝飾,又令我聯想到Dendera Temple的超宏偉華麗的外部多柱大廳 (Columns of the Hypostyle Hall) – 因為 Dendera Temple 的主神就是哈索爾女神(Hathor女神) (https://rickiekwong.blogspot.com/2024/06/euro-utmb-egypt-2023-one-more.html )! 哈索爾女神是太陽神拉(Ra)的女兒,集愛神、美神及音樂之神等等於一身,深受古埃及人喜愛。
多柱大廳(Hypostyle Hall), Temple of Nefertari (阿布辛貝妮菲塔莉神廟), Abu Simbel (阿布辛貝) , Egypt (埃及)
Rickie @ 多柱大廳(Hypostyle Hall), Temple of Nefertari (阿布辛貝妮菲塔莉神廟), Abu Simbel (阿布辛貝) , Egypt (埃及)
哈索爾女神是愛神與美神,而“Nefertari”則有“最美麗的女人”的意思;整個Temple
of Nefertari內,包括牆上的壁畫經常出現哈索爾女神與Nefertari一起的圖畫,象徵性地將兩者聯繫起來,目的就是將Nefertari神格化。 Temple of
Nefertari的規模比Abu Simbel細,沒有側室(side chambers);多柱大廳(Hypostyle
Hall)之後,經過狹短的前庭(Vestibule)便到達核心的聖壇(Sanctuary)。 聖壇主壁上的浮雕描繪了哈索爾女神以神牛的形象從山中出現,象徵哈索爾女神是神廟的守護者,同時與Nefertari有緊密聯繫,是另一個象徵兩者的神聖地位。
Sanctuary (聖壇), Temple of Nefertari (阿布辛貝妮菲塔莉神廟), Abu Simbel (阿布辛貝) , Egypt (埃及)
Rickie @ Sanctuary (聖壇), Temple of Nefertari (阿布辛貝妮菲塔莉神廟), Abu Simbel (阿布辛貝) , Egypt (埃及)
漫遊之時Temple of Nefertari遊人疏落可以感受到當中的歷史感與神秘 – Abu Simbel 與Temple of Nefertari實在有太多未解之謎! 根據歷史,Nefertari要比拉美西斯二世短命頗多,神廟在Nefertari在世時建成,據說也不過只用了約10年而已! 以Temple of Nefertari的規模與工藝,距今約3,300年,如果只以原始工具及人力,有可能只以約10年去建成嗎? 何況,Temple of Nefertari一定不是當時唯一的工程,還有Abu Simbel與許多的其他(Note: 拉美西斯二世在位期間興建多座大型建設,耗費了王國的資源與國力,導致他死後古埃及開始走向下坡)! 因此,我越加傾向相信,古埃及人應該是承繼了未知遠古超文明的技術,以超乎主流歷史學家與古埃及學家想像的非單純人力密隻的方法去建成神廟! Ancient Aliens論說雖然不乏“吹水”之談,但我相信其大方向的思路是非常可取!
Rickie @ Sanctuary (聖壇), Temple of Nefertari (阿布辛貝妮菲塔莉神廟), Abu Simbel (阿布辛貝) , Egypt (埃及)
於Temple of Nefertari漫遊漫拍之際,“local 實Q (即security)”主動過來借我象徵生命與王權的安卡(Ankh/ 生命之匙)作道具並教我擺post再幫我手機拍照,雖然有點唐突但過程有禮又不擾人pushy! 最後,我也識做地給他EGT 10 (或EGT 20)作tips - little happy money“係要俾的”! 至此,Abu Simbel (阿布辛貝神廟)與Temple of Nefertari (阿布辛貝妮菲塔莉神廟)之行已是尾聲,之後回程Aswan (阿斯旺)竟還有可觀之旅程,遲些再與大家分享。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