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pan
UTMF 2018 – 京都(Kyoto)最精彩神社 伏見稻荷大社(Fushimi-Inari
Taisha)與百影不厭獨一無二的千本鳥居(Senbon Torii)上篇
日本加油 (日本,頑張ってください)! 近期可敬可愛的美麗日本(Japan)近期的確歷經“多事之夏”,先有大阪(Osaka)地震,然後就是整個夏天一個接一個的颱風與晴天時破紀錄的熱浪,而近期超強颱風飛燕掠過關西(Kansai)時更令大阪及京都(Kyoto)等地區受到頗嚴重的破壞! 然而,禍不單行,北海道(Hokkaido)竟又在此時發生6.7級淺層地震! 雖然地震並非發生在人口稠密之地,但也造成不少的傷亡與震央區域大規模的山崩! 衷心祈望同時也非常有信心,日本及其質素與文明程度極高的人民一定能渡過難關,日本一定能像不死鳳凰般重生,為世人再次展示可愛北國的最美! 天主及聖母,請俯聽我們的祈禱!
京都(Kyoto), 日本 (Japan) <Japan UTMF Trip 2018>
Rickie @ 京都(Kyoto), 日本 (Japan)
<Japan UTMF Trip 2018>
超強颱風飛燕吹襲關西期間,其中一樣最痛心的,就是對當地的千年神社古剎等造成不少的破壞;它們絕對是人類文明的瑰寶,若果受到不能補救的損壞就實在太令人痛心了! 執筆寫Blog之時,京都、奈良等地區有十幾家左右的神社古剎因受到不同程度的損毀而暫時封閉或局部封閉,其中包括京都地區最出名、Lonely
Planet (LP)’s top recommendation及我認為係In All Those Travelling Years (as of 2018)裡最獨一無二、印象最深刻的伏見稻荷大社(Fushimi-Inari
Taisha)。 據報,由於颱風造成樹木倒毀阻塞通向稻荷山(Inari-yama)的山道/參拜道,因此現在的千本鳥居(Senbon Torii)登山線只能開放到熊鷹社,欲參觀者遊歷前應該先登入神社官網(http://inari.jp/news/ )以了解最新資訊。 衷心祈願,伏見稻荷大社、千本鳥居及其他神社古剎早日整修完畢再次向世人展示它們神秘壯嚴恬靜之美呀!
伏見稻荷大社(Fushimi-Inari
Taisha) , 京都(Kyoto), 日本 (Japan)
Rickie @ 稻荷山(Inara-yama)主峰一ノ峰(233m), 伏見稻荷大社(Fushimi-Inari
Taisha) , 京都(Kyoto), 日本 (Japan)
千本鳥居(Senbon
Torii), 伏見稻荷大社(Fushimi-Inari Taisha) , 京都(Kyoto), 日本 (Japan)
Rickie @ 千本鳥居(Senbon
Torii), 伏見稻荷大社(Fushimi-Inari Taisha) , 京都(Kyoto), 日本 (Japan)
小Blog能為日本做的,除了集氣祈禱,就是努力連載北國之美! 2018年4 – 5月間,<Japan UTMF Trip 2018 - もう一度抱きしめたい(再一次擁抱)>之旅,有緣有幸有能,艱辛絢麗完成可一定未必可再的UTMF 2018 (Ultra Trail Mt. Fuji 2018) (http://rickiekwong.blogspot.com/2018/06/japan-utmf-2018-ultra-trail-mt-fuji.html
)之後緊接遊歷北國大地 (http://rickiekwong.blogspot.com/2018/05/japan-utmf-2018-utmf-2018-ultra-trail.html
),行程尾站來到京都,遊歷短暫但異常精彩,甚至可用“反高潮”來形容! 為我而言,京都並不陌生 (https://rickiekwong.blogspot.com/2011/11/kyoto-pt-1.html
),今番舊地重遊,其兩個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漫遊整所佔地廣闊的伏見稻荷大社並要登上稻荷山頂峰一ノ峰(233m)一完2016年未完之任務 (https://rickiekwong.blogspot.com/2016/08/japan-trip-2016-kyoto-fushimi-inari.html
)! 今Blog,我先分享Japan UTMF Trip
2018中漫遊伏見稻荷大社的點滴以及她獨特而神秘之美!
Way to 伏見稻荷大社(Fushimi-Inari Taisha) , 京都(Kyoto), 日本 (Japan)
伏見稻荷大社並非位於京都市內,要從京都駅(JR Kyoto)選乘JR奈良線(JR Nara Line)的普通列車到稻荷駅 (Inari),車程約10 mins左右。 因此,即使伏見稻荷大社非常有名,每每被初遊京都或時間不足的遊客所忽略,我亦不例外! 我2004年初遊京都、2009年重遊舊地,也錯過了伏見稻荷大社,直到2016年與內子Kitty把臂同遊方能一開眼界,的確眼界大開! 2016年,我們沿千本鳥居經奧社奉拜所(Okusha Shrine)緩緩上山,無奈由於時間有限再加上準備不足,只能挺進到熊鷹社後的分叉口折返落山。 雖然如此,千本鳥居的獨特與稻荷山的神秘已經深深印入腦中,也埋下了重遊的種子。 2018年規劃旅程時,決定再遊京都的主因,就是要漫遊整所神社及登上被視為“聖山”的稻荷山主峰一ノ峰(233m)。 我本預計,若晨早9時前到達,估計下午1時左右應能完成拍照、漫遊,但“實戰”後發現通向主峰一ノ峰的山徑及之後的環型山徑漫長,再加上遊人極多若有心機要set tripod拍下“造型照”更要預留額外時間,那整趟旅程需時約5.5 – 6.5hrs絕不意外! 因此,我建議行裝中應帶備口糧飲品 – 就當是一趟leisure hiking “個feel就自然fit 哂”;雖然山上有幾個補給點,但食物飲口價錢偏高,自行攜帶方為上策!
伏見稻荷大社(Fushimi-Inari
Taisha) , 京都(Kyoto), 日本 (Japan)
時為2018年5月中旬,雖然是到訪京都的翌日但已是Japan UTMF
Trip 2018的倒數第二天,離家已有18天。 根據LP及2016年的經驗,伏見稻荷大社,特別是千本鳥居(尤其是由外拜殿(Worship Hall)及本殿(Main Shrine)到奧社奉拜所一段),真係“人多到爆炸”,因此宜盡早遊歷! 無奈,我遊歷當天碰巧是星期六,而且即使晨早9時前即已到達神社偌大醒目的鳥居仍“未夠早”,當列車一到稻荷駅時已見一批批的中學生與遊客,“瀨野” (Note: 俚語;即麻煩之意)已經無可避免! 伏見稻荷大社是日本全國各地四萬所稻荷神社的總社,因此地位崇高,也是世界文化遺產。 雖然其外拜殿及本殿等的規模也較一般神社要大許多,但從外表而言無甚特別,再加上先前亦已遊歷過並拍照,不如立即重遊最精彩的千本鳥居盡早開始上山為妙! In any
event,稻荷山的環型參道下山後還是會回到本殿等地,介時再拍照與拿取本殿的御朱印未遲!
千本鳥居(Senbon
Torii), 伏見稻荷大社(Fushimi-Inari Taisha) , 京都(Kyoto), 日本 (Japan)
Rickie @ 千本鳥居(Senbon Torii), 伏見稻荷大社(Fushimi-Inari Taisha) , 京都(Kyoto), 日本 (Japan)
如果想拍得無/ 少“路人甲乙丙”的千本鳥居照片,上午9時已屬太遲! 千本鳥居通向奧社奉拜所的入口已經排滿許多遊人,以及一班接一班的中學生,日光東照宮(Tosho-gu,
Nikko)的恐怖人潮重現眼前 (https://rickiekwong.blogspot.com/2018/08/japan-utmf-2018-nikkoroad-less.html
),感覺上比2016年黃昏遊歷時更多人! 因此,若要真的“鬥早拍照”,估計 “最遲”7am sharp要到千本鳥居,相信會有30 mins左右的“黃金拍照時間”! 回說,一切意料之內,也就無謂浪費時間架起tripod拍照,何況初段的千本鳥居並非精華 – let’s save some time and effort! 前行未幾,遊人會來到一小片集合地,頭頂上的大鳥居分為兩排小鳥居隧道,右側為入口繼續通向奧社奉拜所,而左側為下山出口,相信所有到訪過的旅客都一定對此甚有印象,因為小鳥居隧道實在太獨特難忘了! 鳥居是日本神社裡所必然見到的建築,代表通向神靈之地的大門,含 “由此進入聖域”之意,更有稱為“結界”的一種。 鳥居越多及/或越大,代表著該神社越神聖重要。 伏見稻荷大社的入口鳥居雖大但未算我見識過的最大,但其範圍內遍佈稻荷山上有說超過一萬座的鳥居肯定係最多,而其鳥居隧道(或稱鳥居通道)肯定是最密、最長!
奧社奉拜所(Okusha Shrine), 伏見稻荷大社(Fushimi-Inari Taisha) , 京都(Kyoto), 日本 (Japan)
おもかる石(Omokaru-ishi/ Stone of fortune-telling), 伏見稻荷大社(Fushimi-Inari Taisha), Kyoto (京都) , Japan (日本)
置身於鳥居隧道中雖未有感到特別的能量,但的確有種難以言明的感覺:有一份神秘、更有一種雖非首次遊歷但仍然非常新鮮、exciting之感覺! 而且,鳥居隧道本身的構圖已經艷麗而非常特別,再加上陽光照射在醒目朱紅色的鳥居上所呈現出的光與暗,實在令人百看/ 影不厭,可說是人文風光裡的其中一幕最美! 小鳥居隧道遊人極多,要在 “normal business
(travelling) hours”自拍得一幅“沒有路人甲乙丙又似樣”的造型照雖未到mission impossible但難度極高、也須要有充足的時間與耐性! 此外,我也有幾個小tips:首先,tripod與角度一定要提早調教好,“走位”與表情一定要預先試好想好 – 即使繁忙,但偶爾還是能捕足到隧道內空無一人的瞬間,就要立即 “埋位”;機會永遠只會留給有準備的旅人! 其二,在守規則的大原則下,可“動動腦筋”又借借角度下走進某條小鳥居隧道的初端只為拍照,那裡較容易捕捉到“空無一人”的瞬間! Well,有些事不能言明,但當你親歷其境又能仔細的想一想,估計聰明的你一定明白箇中意思! 其三,自拍倒數時間不能超過5秒以及最好能調教至連拍兩張(每張間隔2秒左右)。 最後,拍照時一定要盡量保持禮貌與耐性! 現場一定不只你一個photographer,只要對人有善一點、忍讓一點,不難遇上好心photographers幫你攔一攔“路人甲乙丙”的! 就是這樣,感謝感恩,即使小鳥居隧道遊人磨肩擦背,還是拍得“頗有感覺”的造型照!
伏見神寶神社 (伏見神宝神社/ 神宝さん), 伏見稻荷大社(Fushimi-Inari Taisha) , 京都(Kyoto), 日本 (Japan)
再次別過小鳥居隧道往上行未幾即到達奧社奉拜所,少少的平台上塞滿了遊客及參拜的中學生,人實在太多今番“真係無計”,“點拍都係滿是路人”,只能匆匆拍點照片拿過奧社的御朱印即走。 奧社奉拜所本來尚有值得一“玩(試)”的おもかる石(Omokaru-ishi/
Stone of fortune-telling),但其時已排滿中學生再加上2016年已有遊歷 (http://rickiekwong.blogspot.com/2016/09/japan-trip-2016-kyoto-fushimi-inari.html),就未有再“玩(試)”了!
おもかる石已在前Blog介紹,不在此重復了!
參拜的中學生大部份都會經小鳥居隧道下山,因此奧社奉拜所後人流已有減少但仍有非常多的遊客繼續旅程,因此在那段千本鳥居上仍然非常熱鬧,拍照不易! 從奧社奉拜所到稻荷山主峰一ノ峰,還有很長的一段路!
早前分享了我在日光的Road Less
Travelled,稻荷山上也有甚至更多! 千本鳥居建於通向一ノ峰的主要步道/參拜道上,但不難發現當中有很多支路、小徑。 今番孤身又時間許可,自由自在,正好探索一下! 離開奧社奉拜所再往深山前行未幾,即見到有一支路入口,沿林蔭小徑前行未幾即見到一所幽靜的小神社,稱為伏見神寶神社 (伏見神宝神社/ 神宝さん)。 每間小神社都有其歷史,值得頓足一看;小神社雖未有任何大特色,但卻能令所有願意花點點時間與力氣去 “Road Less Travelled”的旅人享受片刻神社應有的恬靜! 稻荷山上遍佈這些小神社,我認為比山下的外拜殿及本殿等大型神社建築更有趣! 另外一條小支路則通向一處供奉著一節巨樹樹根的小神社,再次在現世體現了神道教作為古老宗教源自古人崇敬大自然萬物的信仰。 稻荷山上的Road Less
Travelled,除了可探索主要參拜道外的小神社,還可以另一個角度去欣賞並拍攝這條聞名於世、獨一無二的千本鳥居! 朱紅色“結界”內,柔和陽光的映照下,木柱上的光影,隧道內的一明一暗,當然可以構成數之不盡的美照,但置身在“結界”之外時,又能對一排排工整而聳立百年以上的鳥居有一個overview,看著不斷的人潮於當中來來往往,又有一份“超然脫世”之感!
再往山中前行就會到達新池(Shin-ike)及熊鷹社,遊人仍然絡繹不絕,要在那裡set tripod拍張造型照的!難如登天! 然而,鳥居隧道之外又有一段少少的Road Less
Travelled:接近熊鷹社的山邊滿佈一座座古舊的小神社、小神壇與小鳥居,又是稻荷山上另一度獨有的人文風光。 老實講,這些小神社、小神壇遠觀其實有點像一座座的墳墓,氣氛是有點詭異! 然而,相信,只要心存謙卑,相信神明也會歡迎旅人拍下風光以作紀錄分享的;但願小神社群能安然渡過颱風的吹襲吧! 置身於一排排小神社、神壇之中,雖未有感到任何超自然的力量,但也未會頓足觀賞良久,可卻是另一個推薦位置拍下非常滿意的“造型照”,事後回看: “型 + 有feel”!
Rickie @ 新池(Shin-ike)及熊鷹社附近的古舊小神社, 伏見稻荷大社(Fushimi-Inari
Taisha) , 京都(Kyoto), 日本 (Japan)
伏見稻荷大社,千本鳥居與稻荷山,再次遊歷,仍然精彩萬分! 熊鷹社與接著的分叉口是我2016年遊歷的 “終點”,可今番決定“攻頂”將遊歷圓滿,不知面前會是怎樣的“未知”呢?!
(待續;請留意2018年9月20日upload的<Japan UTMF 2018 –
京都(Kyoto)最精彩神社 伏見稻荷大社(Fushimi-Inari Taisha)與百影不厭獨一無二的千本鳥居(Senbon Torii)終章> @ https://rickiekwong.blogspot.com/2018/09/japan-utmf-2018-kyoto-fushimi-inari_20.html)
新池(Shin-ike), 伏見稻荷大社(Fushimi-Inari Taisha) , 京都(Kyoto), 日本 (Japan)
熊鷹社, 伏見稻荷大社(Fushimi-Inari Taisha) , 京都(Kyoto), 日本 (Japan)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